轉貼:「教會需要什麼音樂」

http://siongim.pctpress.org/docs_013.php

「教會需要什麼音樂」
--談「升級吧!敬拜讚美」音樂品格營
文◎鄭哲宇

一、前言:
   2009年台灣長老教會有一件關於教會音樂的大事,就是新《聖詩》的發表。在這之前所使用的1964年版的《聖詩》至今已經四十多年,這是台灣長老教會 使用相當久的聖詩。在1964年發表《聖詩》的時間正是眾教會所期待多時的時候,而發表後也得到很大的肯定與認同。這本《聖詩》多年來成為長老教會音樂的 象徵與禮拜音樂傳統。
   在這其間,雖然2002年曾經發表過《世紀新聖詩》,但是大多的教會還是習慣於使用1964年版的《聖詩》,《世紀新聖詩》並沒有引起多大的關注。根據 2009年出版的新《聖詩》中「緒論」的說法:2009年所出版的新《聖詩》收錄了73個國家650首的聖詩,這樣已經接近了當初的理想,也就是歐美聖詩 約佔50%,台灣25%,第三世界25%的比例。 這也可見整個編輯委員的用心,藉著新《聖詩》的發行打開台灣教會音樂新的眼光。
   但是,當2009年新《聖詩》發表的候,整個教會音樂的環境與1964年相比不如前之樂觀。四十多年來,台灣教會的出版與網路資訊流通快速,教會音樂工 作者可以很容易的得到各種資訊。同時普世教會受到靈恩運動與敬拜讚美的影響,教會逐漸產生多種不同型式的禮拜。在種種客觀環境變遷之下,新《聖詩》的發表 能否得到劇烈的回響是值得擔憂的。
   以另一個角度來看,當前台灣教會不論牧會與禮拜的方式,已經不能用統一形式與標準來概括,教會音樂亦然。因而當2009年出版新《聖詩》時,是否能滿足 當今教會多元音樂的需求,是值得注意與觀察的。
   本文討論台灣教會對音樂需要的現況,以及對應的方法。再論及《頌音集》在這方面所做的努力,亦提醒教會對音樂人才儲備的重要性。

二、台灣教會的現況
   幾年前,當敬拜讚美這塊小石頭拋進台灣教會小小的池塘時,激起了不小的浪花。傳統教會音樂學者除了反對以外,似乎再也沒有什麼新的作為。當敬拜讚美逐漸 成長茁壯,而傳統教會音樂環境逐漸式微之後,平心而論敬拜讚美似乎也沒有滿足教會音樂的全面的需要。這讓我們重新思考:到底教會需要什麼音樂,什麼樣的教 會音樂才能切合傳統、神學以及牧會各方面的需求。
   以台灣長老教會現況而言,已經有不少教會減少了傳統以安靜典雅為主的禮拜氣氛,改成活潑具有動感的敬拜讚美。或者嘗試著將兩種禮拜融合或並存,這些現象 看起來好像禮拜方式的改變,事實上是整個信仰生活和教會結構的轉變。傳統教會以團契建構成整體教會,敬拜讚美的教會卻以小組成為教會的結構。傳統教會注重 會友的牧養,小組的教會透過與新朋友的分享進行傳福音的宣教使命。透過傳福音、造就與培養,使教會不斷增長擴張。傳統的教會透過教導成為以話語為重心的禮 拜,敬拜讚美卻是在禮拜中注重與上帝同在的靈恩經驗。
   以教會音樂的應用而言,教會音樂需以禮拜學為根基。禮拜學的考量須符合神學、傳統以及牧會的需求。因而,教會接受敬拜讚美的轉變,這不能單純只由禮拜形 式的轉變這件事來看,需要整體整理評估。換句話說,教會禮拜換成敬拜讚美的方式,是整個教會團契信仰生活的轉變。我們不禁想問:傳統音樂與禮拜符合當代教 會牧會中的需求嗎?當代台灣教會需要什麼?敬拜讚美是一個有歷史傳統、合於神學且可以完全符合現在教會需要的禮拜嗎?這些都是牧者與教會音樂工作者需要了 解的。因而,教會音樂的工作不能只有指揮與司琴而已,應該從更廣的角度來看。

三、《頌音集》的努力:
   從以上討論明顯得知,教會音樂與一般音樂不同。一般音樂雜誌所考慮的或許是個人喜愛和新的學術研究等等,其中所涉及的關於美學、歷史、風格與特殊音樂的 介紹等等。而教會音樂雜誌所考慮的應該是要符合神學、傳統與回應人的需要,這也是《頌音集》編輯的方向。對於一份台灣長老教會的教會音樂雜誌而言,除了神 學與教會傳統外,《頌音集》非常關心當前台灣教會的需要。
   就台灣長老教會的現況而言,長老教會本身已經具備了「多元」的特質。從種族而言,台灣雖小卻有福佬、客家、原住民、1949年以後來台居民以及透過結婚 的新移民。以文化而言,多種族的台灣每一個種族就有自己不同的文化,且透過傳媒台灣又很容易的吸收歐美以及日韓的新文化。媒體的影響使教會與社會一樣,一 會兒哈美,一會兒哈韓,這些都是台灣教會多元的性質。換言之,台灣長老教會原本就是具有多元的基礎與特質,教會多元的發展更能彰顯台灣教會的特質。
   多元的發展對於禮拜而言,包含兩個方向:即形式的多元以及文化的多元。多元的文化如前所述,教會禮拜中可接受不同文化的呈現。而形式的多元,是符合教會 生活中實際的需要。這有三個面向須考慮,首先,教會需要透過建立會友的靈修的習慣,深耕信仰。其次,教會也需要有傳福音的使命,透過活動宣揚基督。再者, 主日聚會以及基督徒生命中每一個過程,需要透過禮儀活動建立上帝與人的關係。這些禮拜的活動都是教會生活或牧會中所需要的,可透過不同禮拜方式實行。《頌 音集》第九即提出「多元禮拜型態的音樂運用」,就是要提供教會透過不同禮拜的方式滿足不同的需要。文中談到三種形式:首先、靈修形式的禮拜,提供教會禱告 會與家庭禮拜的需要。其次、典禮形式的禮拜,提供主日以及生命禮儀的需要。最後,佈道形式的禮拜幫助教會完成傳福音的使命。
   這三種禮拜方式各有不同,音樂的使用與目的也不同。《頌音集》的編輯就是以這三種方向為主。靈修形式的禮拜,發源於修道院的日課,重點在於讀聖經與祈 禱。因此,靈修型的禮拜音樂有很深的祈禱特質,他們無法被拿來在音樂會上演奏。《頌音集》九集所介紹的泰澤音樂,就是屬於這樣的禮拜音樂。ㄧ個極短與不斷 反覆吟唱的詩歌,本身就是一個祈禱。典禮形式的禮拜音樂,就是傳統上教會音樂系所所教導的音樂內容,它包含了會眾詩歌與聖歌隊所用的詩歌。傳統教會中,會 眾詩歌多由牧師從「聖詩」選擇,聖歌隊詩歌多由聖歌隊指揮選擇。聖歌隊指揮多會參考《頌音集》作為選歌的材料,因此《頌音集》有不少篇幅都是介紹這樣的歌 曲。
   最後,佈道型的禮拜特質應能夠吸引非基督徒,所以太具有深沉基督教文化或是內涵的東西不宜直接使用。音樂部份也是如此,若具有流行風格輕快明朗是好的。 而敬拜讚美非常符合這樣的特質,將敬拜讚美與佈道結合可以產生極大的果效。《頌音集》用音樂品格營會的方式,實際參與音樂教育和佈道的工作。

四、第三屆「升級吧!敬拜讚美--日出東方」
   「升級吧!敬拜讚美」音樂品格營已經舉辦兩屆,今年八月將在台東開辦第三屆。最早的想法,《頌音集》只想單純的想服務鄉下弱勢教會。當國姓教會傳道表示 需要音樂上的協助,教導青少年敬拜讚美的樂器。2008年寒假,《頌音集》派遣一位楊老師到國姓教會做一週的訓練。一週的集訓包含樂器訓練、信仰教導等密 集課程,最後一天有一個小型的發表會。楊老師見證他如何由一個酒店的老闆信主到全然的服事,會後得到極大迴響。2008年暑假,我們覺得這活動很有意義, 擴大在謝緯營地辦理。上次是一個教會10個人的參與,這次計畫由台中中會埔里區會大約80人參加。想不到消息發出去得到全國的迴響,結果共有兩百個學員報 名參加,加上老師與輔導約250人參與。在這裡我們看到各教會的需求,青年工作與敬拜讚美急需受造就。使我們深深感到,敬拜讚美營會的活動是很有價值且急 迫需要舉辦的。
   2009年寒假大年初四,我們又在謝緯營地辦理「第二屆升級吧敬拜讚美」。原本擔心過年期間沒有人會來,結果上帝的恩典令人感動使報名人數又創下一次的 高峰。上帝親自帶了300人來報名,整個營會包含老師同工共約350人。上帝的作為真是超乎我們所求所想的,身為主辦者在服事中身受感動。上帝不只親自帶 學員來參加,也預備了我們的同工。因為我們在每一個樂器單項組別都細分初級、中級與進階三個程度,而所增加的老師都是上帝親自預備。甚至,他知道我們經費 不足,親自派遣人來補足。我們深深的感受到,在服事中經驗上帝的恩典。
   2009年暑假再一次辦「第三屆升級吧敬拜讚美」時發現,謝緯營地已經容納不下了,我們只好四處尋找可用的場地。透過「原住民社區發展協會」的高主任協 助,找到了台東體育中學。感謝主耶穌,他的主場可依容納一千多人幾年之內應該都夠了。

五、營會的內容與目的
   這個營會,應該是目前長老教會第一個關於敬拜讚美的大型訓練營會。因此,這個營會所造就的學員與同工,是未來10-20年後長老教 會的精 英。我們有幾個期待,第一,除了關於樂器的訓練外能有完整的音樂基礎訓練。期待未來能開設「創作組」培養創作人才,各教會能有自己新創作的作品。
   第二,培養團隊服事的精神。我們都知道未來是團隊服事的時代,但在長老教會這止於概念論說,只有少數教會能有團隊服事的經驗。我們希望在營會中,就讓所 有的學員和老師經驗團隊服事的過程。因為如此,我們也開了「音響組」的訓練。雖然音響不是樂團成員,卻是整個服事成敗的關鍵。同時在大班的課程中,對所有 成員介紹音控、樂團與領唱如何協調達到合一的服事。
   第三,團隊與個人信仰造就。敬拜團隊的根基在於耶穌基督的信仰,若除去這部份那跟一般樂團別無兩樣。靈命的養成需要個人與團隊一起成長,就如練習樂器一 樣。每個人需要做個人練習,也需要一起團體合奏。靈修亦然,需要有個人靈修操練,以及需要有共同聚及祈禱分享。營會中我們適當的將這些活動排入行程,讓每 一個生活小組經驗他們連結在耶穌基督為首的生命共同體。
   第四,希望能發展出合於禮拜神學、長老教會歷史傳統與教會需要的敬拜讚美。除此外,我們特別注意弱小教會的需求,若是弱小教會我們盡量能補他們的不足。 雖然我們經濟困難,每次營會活動期間幾個主辦人常為資源不足而頭痛。但是我們堅持相信神的恩典夠我們用,上帝也讓我們在軟弱中看到他的能力。也願弟兄中富 足有餘的教會能補不足的肢體,成就上帝美好的計畫。

六、結論:
   禮拜是一個基督徒對信仰的具體呈現,而《頌音集》所努力的就是提供目前教會所需要的禮拜音樂。長老教會的禮拜在台灣一百多年的歷史中,一直有很棒的傳 統。而長老教會的音樂,也深深影響台灣音樂的發展。但是在21世紀的今天,台灣長老教會不能只沉溺於優美的音樂傳統。真正禮拜的音樂,需要切合教會實際的 需求。
   近年來敬拜讚美的興起,雖對長老教會傳統禮拜提出新方式。但是,卻無法全面滿足教會在靈修、佈道、主日禮拜、教會節期以及生命禮儀 等等的信仰需要。《頌音集》提出多元禮拜的方式,配合三種形式的禮拜音樂。來解決教會不同的需要。
   關於佈道形式的禮拜音樂,《頌音集》從辦理「升級吧敬拜讚美」音樂品格營開始。從信仰根基、音樂基礎、演奏技巧以及團隊服事等等,多方面的為各教會打根 基。這些受培育的年輕人,在未來十年或二十年後將是長老教會的菁英。讓我們很有信心,看到將來教會音樂美好的遠景。

【作者簡介】鄭哲宇:教會公報社頌音集編輯;台南神學院兼任講師;輔大神學院博士班;輔大哲學碩士;東南亞神學研究院神學碩士;台南神學院道學碩士;文化 大學音樂系國樂組學士。
台灣教會公報社 70144台南市青年路334號 TEL:06-2356277#151